大致流程就是通过实验数据,然后建立数学模型,再由计算机进行模拟,之后通过各种反复的模拟,修正数学模型,根据这些修正后的数学模型再设计工艺过程制造出材料实体。
另外一种就是直接根据某些特定材料,或者反应机理等等,直接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模型后,再直接通过试验制备得到一个符合设计目标的材料,这就是一种预见性的研究了。
但显然,如果计算材料学真的有这么牛逼的话,也不至于成为附庸了,因为如今的计算材料学最多也就只能做到近似估计,但这个近似也只是好听一点,有时候会因为某些不知道的原因,导致计算结果和最终结果大相径庭。
这也是因为现在缺乏一个真正具有预测性的计算材料学的理论,现有的理论都只能得到近似的结果。
而对于这个学科,林晓倒是也有一些兴趣,不过现在嘛,还是好好地搞眼前的事情好了。
实验继续进行,金属方面的研究,注定是周期很长的,想要早点出结果这种事情,基本不可能,所以有些研究金属材料的人有时候就忍不住吐槽,别人六个月出一篇顶级一区的论文,他们一年出一篇普通二区的论文。
而林晓就一直在旁边围观着,时不时还能看到他们对着那块钛合金进行灼烧加温,比如加热到600℃的温度下,然后再用那个拉伸机测试其蠕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