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崇尚自由竞争,最大的敌人便是垄断。一旦市场经济出现垄断,那么创新性思维、经济活力必然大受影响。这也是我国近年来持续致力于整治行业垄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传统金融生态环境下,最为突出的现象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成为金融资源配置方面被遗忘的角落,可以说,“嫌贫爱富”的大中型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做得远远不够。虽然我国近几年成立了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等中小型金融机构,但银行追求利差、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的经营策略,使得这些中小型金融机构也很快想办法靠近大型企业,仍然带着“嫌贫爱富”的特征。
广大中小企业生活于金融资源的夹缝中,融资的困难程度自然可以想象。迫于经营需要与经营压力,中小企业纷纷向民间高利贷伸出求援之手。结果,本就资产薄弱的中小企业,在高利贷的沉重利息面前,不堪重负,进一步牵制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步伐;同时,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积累的增加,投资需求提升,而传统金融理财门槛高、理财渠道又比较单一,使得不少居民将资金投向民间借贷领域,以获取一定利息,然而民间借贷缺乏必要的监管,一旦这种借贷崩盘,将使广大投资者血本无归,甚至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营造促使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