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政治上层建筑的层次
我们在此只提及这一点;在下一章中将会对它进行探讨。
[D]
意识形态的层次
追随马克思的脚步,我们将在这里提出一个特殊的例子: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个别资本家将自己当作其资本的私人所有者,无论构成这个资本的是货币、对生产方式的控制、不变资本(机器、原材料)还是可变资本(用于支付工资和薪酬的资金)。他将他的企业视为自己努力和经营天赋的成果。然而,如果事情果真如此,社会将片刻不能运转。它将会分崩离析,或者一开始就根本不会从混乱中走出来,而仍然是原子和单子的无形式的集合。马克思的分析表明,普遍法则和所有自我调节的原则是为何以及如何从私人的各自努力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利润的平均速率的形成,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多少有些残酷的消亡,以及持续的资本累积(为清除其过剩体系的经济萧条和下降所中断)。
那么,个人主义意味着什么呢?一个现实和幻象的混合物。对资本家而言,理解他们行为的真实结果是困难的。即使依赖知识和权力资源,他们发现探索市场也很困难,掌控市场就更加困难了。个人主义是虚幻的。它是个人失败的一种伴生物,同样是少数人在货币和资本积累中可疑的成功的伴生物。然而个人主义在资产阶级社会并非没有意义。它填塞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文化中的鸿沟。它给人们以信心。它掩盖现实中资产阶级难以容忍的方面,赞美其可以接受的方面。它使资产阶级能够立足于其“尊严”之上,相信自己是非人性中间的人性,而他们正得益于并维持着这种非人性。它有许多伦理学和美学的优势。此外,它勾勒了一种个体实现的普遍形式,一种在资产阶级社会中仍然保有单纯的潜能而没有内容的形式。只有另外一种社会才能够实现这个在资产阶级时代被期望、构想和梦寐以求的个体性。最后,它提供了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的存在比创造了它的条件还要持久——这并不是其最不重要的特征。个人主义并不随着产生了它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一道消失。尽管“有组织的”资本主义,它巨大的生产、管理单位和官僚机构,应该将个人主义归入过时的意识形态的行列,但这个世界观依旧作为一个刺激因素,作为反对其他更丰富世界观的武器,可选作遮盖在现实及其辩护之上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