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的由来
蒙太奇,原意是“构成”和“装配”。在电影或电视剧中,蒙太奇是反映现实传递信息的一种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艺术方法。在早期电影的制作中,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发现,可以把一个动作的若干环节的视觉形象加以安排,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格里菲斯发现的“不是实在的描绘整个动作,却又使观众产生看到了全部动作的感觉”的这种剪接技巧,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经过电影创作者的不断实践,逐渐走向成熟,从而创造出了一种真正的电影表现方式——蒙太奇。
电影画外音
电影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画外音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了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把电影的表现力拓展到镜头和画面之外,不仅使观众能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影片的视听结合功能。画外音和画面内的声音及视像互相补充,互相衬托,可产生各种蒙太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