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话本总集《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间洪楩辑印的,共收宋元话本60篇。天启年间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短篇白话小说集,每部40篇,共120篇,大都经过他的加工。其中有宋元旧篇,也有明代新作和他的拟作,现在虽已难以一一分辨清楚,但小说基本上反映了他的思想和明中后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冯梦龙受李贽思想的影响,自觉向市民文化靠拢,倡导文学艺术的大众化、通俗化,把视野扩大到社会各阶层,以市井小民的生活为主体,描写家常日用、俗人俗事,从中发现丰富饱满的性灵人情。因此,“三言”展示的大千世界与传统诗文表现高雅的精神世界,体现儒家的理性有所不同,它体现的是市井小民的价值观念,把市井小民作为有性格、有良知、有喜怒哀乐的人去表现,写了大量传统诗文不曾暴露的酒色财气、男女情事、社会的时尚风气。
在“三言”的影响下,出现了大量的文人拟话本小说专集。如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陆人龙的《型世言》、周清源的《西湖二集》、天然痴叟的《石点头》、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还有原名《幻影》后来改称《三刻拍案惊奇》者等。在辑集话本和拟作话本之风影响下,明末清初陆续出现了很多的小说选集,其中以抱翁老人所编的《今古奇观》最好,影响也最大。《今古奇观》选自“三言”、“二拍”共40篇。在“三言”、“二拍”未被发现之前,我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就借此选集得以流行,它流布甚广,早在18世纪就流传到欧洲。由之可见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繁荣状况,也可见说话艺术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到明代短篇白话小说艺术已经很成熟。明代的短篇小说,比之宋元话本,题材有所拓宽,篇幅大大加长,主题思想比较集中,故事情节更为曲折,刻画人物更细致入微,尤其在人情世态的描绘上更加丰富,文笔也更为流畅生动,可读性大大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