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用这一带的优良条件,准备渡江战。嘉陵江上的船只尽被敌人扣留在对岸了,多了解决渡江的工具问题,组织了一个特别工程营,调五百多个懂得造船、把舵、熟谙水性的人员参加这个营,由这个营制造了一百只样式像登陆艇的小船,每只船头用沙包掩护,可供一班人渡江之用。他们利用这些船只在苍溪东面五十里王家坝地方,训练官兵的渡江动作,还修建由王家坝到苍溪的道路,以便将这一百只船,翻过高山,搬运到苍溪附近一条小河沟去。
关于造船,方面军总指挥部决定,立即动员一切力量,在短期内制造出一批渡船——能够同时装上3个团的兵力,以突然的奇袭动作打过江去。
造船,这是一件谈何容易的事情!没有船厂,没有船坞,没有工人,也没有工具和材料;有的只是根据地军民迫切向往打过江去的火热的心。红四方面军的健儿,由鄂豫皖根据地打到川陕边,虽然渡过了汉水和其他无数的大小河川,但自己动手来造船,这还是第一次。能同时装3个团,最少也得70只船。另外,为了使后续部队能及时跟上突击部队,还要修造3座竹扎的便桥。
造船渡江的意图必须严守秘密,不但要选择适当的渡口,而且还要选择隐蔽的造船场所。总指挥徐向前亲自率领参谋人员翻山越岭,沿嘉陵江东岸寻找了三四百里,最后才选定在苍溪与阆中两县之间的塔子山下。该山背后有个宽广的平坝子,可以集结部队。离塔子山三十余里的王渡庄附近,山高林深,也正是隐蔽造船的理想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