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上海是一个值得赞美的城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来,它就是最放异彩的中国最具现代化色彩的城市。毫无疑问它也是最浪漫、最让人爱得死去活来的城市。许多人如此,我也如此。想起来也怪,其实我的一生中就没有离开过上海:我小学的班主任是一位叫王琴芬的年轻漂亮的上海女老师;初中的班主任是一位叫夏佳珍的中年女老师(同学们背地里叫她“夏老太婆”,其实就是50多岁的人吧);高中的班主任是张伟江老师,他后来当了上海市委教委主任;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时,原上海市委宣传部长金炳华是作协党组书记,我的直接领导;而我的老娘舅一家是松江泗泾镇的……你说我的上海缘断过吗?
我在《浦东史诗》一书中曾给一些人纠正了一个常识上的错误,即黄浦江并非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才是上海真正的“母亲河”。如果了解上海发源的历史过程,对我这样的老“吴国人”所说的这句话就不会有所质疑了。那么黄浦江是一条什么样的河呢?在我看来,或者说在我了解了黄浦江的形成与它所呈现的本色与内涵,以及它对这座“东方巴黎”的伟大城市的作用和影响后,我突然发现黄浦江它原来是一条“爱情河”——浦东与浦西之间一条缠绵千年、柔情百般的爱情河。因为我这样比喻浦东与浦西:一个是失散于民间千百年的公主,一个是被宠爱惯了的王子。它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分离了数百年,又因改革开放、浦东开发开放重新回归、相亲相爱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由无数条美丽的大桥、无数条江底隧道联结成“一家”的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