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江苏巡抚朱国志的造册就是整个时间的导火索,朱国志以江南四府大小官员,乡绅世豪欠缺朝廷税粮为由,写奏折上报朝廷。而昭圣皇太后也议政大臣,以及内政大臣等商议之后,觉得江南一带的乡绅虽然是归顺清朝,但是仍旧是以明朝元老自居,于是不论是否是在职官员还是乡绅,也不论珂欠的粮款究竟是多少,但凡是江南籍贯,从秀才到进士但凡是有拖欠的人。
一律被革除功名而现任官员一律调任降职两级再用。此次一事使得江南大小官员一共一万三千余人被降职或者是查办。而更加是严重得事情是,江南籍贯的探花叶方霭因为一钱没有交还而也被罢官夺取功名,江南百姓得知后,纷纷戏言探花郎不值一钱。
除了奏销案之外,顺治十八年发生的哭庙案和通海案为当年的江南三大案。吴县书生为了声讨县令任伟初为人贪墨,在吴县横加暴敛还重用酷吏,经过文人的多次上访抗议无效后,从秀才到举人一行文人结伴到文庙孔孟等先圣之人的排位前痛诉任伟初的暴敛行为。
而不巧的是,吴县的苦诉正好与顺治皇帝大行驾崩相撞,任伟初多次的忍耐后,终于找到了机会可以乘此机会将一帮文人给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