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的弟子玄觉禅师认为,只要心真,语默就是真。只要会道,行住坐卧都是道,关键不是坐卧本身的形式,而是看自性之悟与不悟的内容。只要心真会道,行住坐卧、担水、劈柴都是禅,形式是多样的,何必非要在孤灯下苦守,何必非要在古佛旁盘坐呢?禅非坐卧这一主张,后来越演越烈,发展到不诵念、不礼佛、不坐禅甚至酒肉穿肠过的地步。有人问南禅弟子马祖道:“是吃酒肉对,还是不吃对呢?”马祖说道:“若吃是你的禄,不吃是你的福。”这么看来,喝酒吃肉没有什么对与不对的问题。吃与不吃,是你的自由,要吃便吃,不想吃就不吃,何必受吃与不吃的束缚呢?
有内容必有形式,但形式不是惟一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许多繁缛、呆板、僵化的形式,并无益于对内容的服务,那就需要突破僵化的形式,不拘形式,将思维发散出去。有些人就是太在乎形式了,反而忘却了形式的目的何在。例如搞调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随行一大帮,车马一大溜,接待单位迎送庆典热热闹闹,调查者听听汇报;另一种是轻车简行,微服私访,事先不打招呼,事中不声张,走户串乡,体察民情。前一种形式繁缛多余,后一种形式灵活实用。前一种形式不如不搞。
旧的形式如果不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那就应当抛弃它、改革它,而不应当拘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