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春这条命,就这样以不到两千元钱做了了结。谁都知道,钱买不来命。可一旦无可避免时,钱也可以作为对生命的一种补偿和安慰。近两千元的补偿,在当时的农村已经算最高的了。
春春父亲拿出二十元作为鼓手们的红包,希望他们热热闹闹送儿子最后一程。乡土乐队特别卖力,唢呐、锣鼓交替登场。山那边郑明家的锣鼓队,以为这边要同他们打擂,毫不示弱地竞赛起来,唢呐声、锣鼓声,此起彼伏,震得地皮发抖,整整闹了一夜。
第二天清早,人们发现周家的新坟已从墓地长出,纸标纸旗,已在有气无力地飘。按照春春父亲的想法,人死了不能复生,再怎么闹也闹不活,应该是尽快入土为安。让死人安,让亲人安,让邻居安,免得讨人嫌。再说,死了一个农民有什么不得了,这个世界上来了一个周春春不嫌多,走了一个周春春不会少,闹得出个什么名堂?用不着搞得那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