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日,像2000年的《大逃杀》(改编自日本作家高见广春1999年出版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三年级的学生被教师遣送到一个荒凉小岛进行真实的“杀戮游戏”)和2010年的《告白》(改编自日本推理小说家凑佳苗2008年出版的同名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两位中学生杀死了老师四岁的女儿,经过调查老师展开“复仇”)这样的校园犯罪电影,也只有在日本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产生和畅销。至于真实的校园犯罪,其实也有很多,震惊整个日本的“绫濑水泥杀人案”让人毛骨悚然,后来还被改编成四集的漫画。
回到今日,再去看东野圭吾经历的被不良少年包围的那个“疯狂时代”,再回望校园暴力和未成年犯罪频发的日本社会,一切好像都有“预言”,东野圭吾念念不忘的一个沉默的同班女学生,因为不良少年的性骚扰而被迫转学,但她所遭受的精神创伤却无人知晓,这就为犯罪提供了温床。东野圭吾的《放学后》里,惠美因为自慰被老师看到而感到羞耻试图自杀;《毕业:雪月花杀人游戏》里,华江为了若生毕业后的工作问题给波香的运动饮料里下药,波香为了报复华江与若生而设计杀人——这样的故事在东野圭吾的潜意识里并不陌生。
少年记忆里的怪兽
东野圭吾的中小学时期,正是怪兽电影和动漫大行其道的年代。那时候怪兽就是孩子们的偶像。在东野圭吾看来,自己以前算是标准的“怪兽少年”,他对哥斯拉非常痴迷。